迎挑战 抓先机 开新局 推动全省建筑装饰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发布日期:2021-04-08 21:47:41浏览量:246次

 

迎挑战 抓先机 开新局

推动全省建筑装饰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省装协(商会)七届三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员大会上的讲话

省装协(商会)会长 王有党

2021年4月8日

 

 


我们这次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和全省“两会”精神,以及国务院、住建部、省委省政府及省住建厅关于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要求,紧密联系行业实际,总结和部署上下年度工作,引领行业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趋势,迎挑战、抓先机、开新局,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全省装饰行业矢志奋斗,交出了合格答卷。

——我们在战胜新冠病毒疫情和复工复产总体战中“考试”合格。省装协、市县装协和各会员企业,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在严密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展现大爱,为全局做出了贡献,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方赞誉与表彰。

——我们在宏观经济大变局下发展稳中向好。在受疫情严重制约等困难条件下,行业产值同比增长,不少骨干企业增长15-20%以上,住宅装饰和智能化骨干企业发展稳中有进。行业发展总体稳中向好,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主要指标继续列全国各省(市)同行业前茅。

——我们在适应建筑业改革新政上有新的作为。特别是面对建筑业总承包制和资质改革新趋势,大多数企业创新思路、调整视角、转变观念、找准定位、做好自己,靠品牌、业绩和诚信赢得市场。特别是在深耕专业细分领域,与大型房地产企业、设计大院和建筑总承包企业战略合作,优化重组企业内部资源,提升加工产能,沿产业链拓展延伸等方面,成效明显。

——我们在顺应产业现代化趋势中成效初显。生产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BIM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智慧工地、数字风控、智能办公等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日渐提高。建造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工厂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有新的提升。建造方式现代化转变有新进展,领军企业探索装配式建造方式取得新成效。数百项科技创新成果分别被中装协、省装协推介。

——我们在促进工程质量提升上有新的进步。大多数企业抓质量安全的意识和能力进步明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省装协要求的必须消灭的质量通病明显减少,获中国装饰奖及参建鲁班奖等数量保持全国各省市同行业首位。

——协会(商会)工作在发挥引领作用上积极有为。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以及建筑业改革与产业现代化趋势,省装协(商会)着力强化政治引领、重点工作引领和解决重点问题引领,确保党和政府决策部署在行业落实,保证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引领行业在困难的情况下平稳向好发展。省装协(商会)和秘书处党支部,相继被省住建厅行业党委、省工商联和全国工商联表彰。

但是,我们的短板仍然明显,进步的空间仍然很大。面对宏观经济大变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有的企业认识迷茫,方向不清,思路不明,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趋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面对建筑业改革和产业现代化新要求,有的企业仍未打破传统思维,怨天尤人,缺乏锐意改革创新的勇气、动力和办法;面对工程质量提升的新要求,有的企业重视不够,进步乏力,质量水平提高不快。普通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行业发展瓶颈仍未能从根本上打破,加之受客观环境影响,一些企业发展平平,少数企业运转困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2021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宏观形势,仍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行业发展仍然是成绩与困难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决胜新年度,必须首先解决“大势怎么看、协会怎么办、行业怎么干”的问题。进而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识变抓先机,应变开新局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频共振

一、正确识变,勇迎挑战。

我们识什么变?识宏观形势之变,识改革趋势之变,识自我变革之变。相对应,我们要迎战复杂的形势,迎战改革的阵痛,迎战自己的短板。

宏观形势变化,既有寒流,更有东风。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继续下行,国际贸易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势力的围堵,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为我们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性装饰行业直接感受到人工、材料涨价,工程款回收困难,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不少企业仍然面临“单难接、人难找、活难干、钱难要”的窘境,生存危机加剧。但从另一面看,“十四五”规划开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现代化建设将开启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展开新格局,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去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今年增长目标6%。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三驾马车”中拉动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力度加大,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有利于实体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们勇迎挑战、乘势扬帆提供了明确的航标和强劲的东风。说得具体一些,国家加大的投入,很大的一块是基础设施投入;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设施的改善必不可少;国家拉动内需,住房刚需和改善需求是很大的;国家2035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化率还要提高20个百分点,未来15年还有近2亿多人进城,基础设施建设量多大,算得清楚吗!新形势对于建筑装饰行业,机遇多于挑战,我们有揽不尽的“瓷器活”,要抓紧炼好自己的“金刚钻”。

产业调整改革,既有阵痛,更是转机。建筑业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近两年备受装饰行业关注、倍感危机的主要是三项新政。一是建筑工程总承包制,二是资质改革,三是以数字建造、装配式建造为标志的产业现代化调整升级。这些改革,根本目的是提升建筑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但确实给我们带来巨大困惑和阵痛。实行总承包制,专业企业从总承包方拿项目,利润空间被压缩,稍不留神就赔本。而且总承包企业也不愿意肥水流到外人田,一方面是向专业企业高点取利,另一方面是自己组建新的队伍来吸收专业企业的人才。原有的利润被收窄,原有的市场被挤压,原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被流失,感受到严重的生存危机。资质合并乃至逐步取消也是大势所趋。去年初住建部关于资质改革的征求意见方案,是将装饰和幕墙专业资质统统合并为建筑专业资质,且不分等级,使不少企业一度产生了迷茫和恐慌。产业现代化调整方面,我们大多数企业仍然是普通产能,在新一轮产业优化调整中,思想、人才、装备、管理体系等准备,都相对不足,部分企业竞争优势减弱,生存危机加剧。阵痛是明显的,但阵痛也伴随转机。比如资质改革,住建部202094号文件,分别保留装饰和幕墙设计资质,仅将装饰和幕墙施工承包资质合并为装饰资质,仍设甲、乙两级,类别和等级改动不大,而且“申报承诺制”等资质管理方式的改革也有利于企业,大家可以“我心稍安”。对于总承包制和产业现代化调整升级,前几年许多企业已经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思路和措施,强化了适应能力,有了好的前进基础。新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宽的视野和更成熟的技术与装备。装饰市场目前还有大量的“自留地”,如二次装修、延期装修,以及住宅装修的存量需求等,为我们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转型提供了缓冲带,可以延缓部分企业的生存危机。更为重要的是,生于危难,死于安乐,危机本身就是转机的动力和孵化噐。

自我变革提升,既有危机,更添动力。对我们传统的装饰行业来说,最大的挑战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在于来自自身的挑战。面对宏观形势、改革趋势和发展要求,我们存在四大危险:观念滞后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人才缺乏的危险,普通产能过剩的危险。这种状况,加剧了大变局中的生存危机。而市场竞争中直逼企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硬杠杠”就在眼前。比如,BIM技术和业绩,已经成为承接大型建筑的重要门坎;数字建造、装配式建造已规定明确的发展比例和时限;建筑业改革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资格,对企业人才结构特别是对企业掌门人、项目经理、设计师和工匠素质提升提出更高要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企业家有识变之智、应变之策、求变之勇,抓先机、谋新策、开新局。形势逼人,我们唯有化危机为动力,对自己和自己的企业来一番全方位的重塑,在变局中浴火重生求发展。

二、积极应变,抢抓先机

正确识变的目的是更好地应变,变中寻机,抢抓先机。先人一步,高人一筹,捷足先登,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

应宏观形势之变,抢抓市场机。融入构建“两个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战略新格局,抢抓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基建”投资力度,以有效供给和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历史机遇,根据国家整体的战略布局,调整企业的市场布局,扩大市场覆盖面。着眼新冠病毒疫情之后,人们对健康住宅与健康工作环境的新需求,国家投巨资补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短板,以及应对老年社会到来,加强康养产业发展,江苏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等历史机遇,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市场布局调整,加快占领特色市场。瞄准国家强力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新的城市群规划和各类新区建设等历史机遇,抢占新兴重点市场。

应建筑业改革之变,抢抓发展先机。抓住这一轮资质改革保留装饰设计和施工资质的有利时机,一方面研究和适应新的资质标准和资质管理方式,把政策的利好转化为发展的利好。另一方面为未来的资质深化改革做充分准备,主要是加强品牌、业绩和诚信建设,特别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据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资格的大趋势和建筑工程总承包制的政策指向,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吸引和培育能胜任现代工程建造和管理的设计师、项目经理和优秀项目团队,这是赢得未来的根本。当前,在利用保留资质作为通行证,参与传统方式分包,以及存量建筑装修、二次装修及部分装修项目单独招标等“自留地”竞争之外,要深入研究保留的资质给我们参与总承项目带来的新机遇,进行思路的创新。从总承包制的政策指向看,是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服务为目的,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所以仍然要遵循社会化大生产规律,整合而不是排斥和消灭细分专业,回到“大而全”、“小而全”的小生产模式。资质的保留,也是装饰专业在工程建造中地位的行政确认。从建筑工程总承包制对总承包企业的要求看,无论是设计+施工,或是设计+材料(生产)+施工,目前符合工程总承包要求的企业并不太多,大多数只是设计或施工的总承包,所以文件明确,可以组成联合体。而我们的骨干企业大都有装饰或幕墙专业设计+施工的资质和能力,可以探索以专业总承包资格与总承包企业组成项目联合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平等主体,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受盘剥”的问题,搞得好还可以长期合作,形成稳定的竞争优势。同时,无论是设计为龙头还是土建施工为龙头的总承包,在短时间内不大可能都建立起高水平专业队伍,不大可能都像我们专业企业那样精通装饰或幕墙专业的技术标准和施工经验,这就为我们有资质有实力的专业企业提供了合作的需求与机会。特别是与大型设计院合作,学习大院大型项目设计经验,提高专业设计水平,还可以快捷获得项目信息,一举多得。近几年,有的企业在这方面已经有比较成功的探索,获益多多。住建部等九部委文件明确要求,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筑师负责制,鼓励设计单位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推动全产业链协同。有条件的装饰企业应更加主动加入这一协同链,为承接以装配式为主要标志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积累人脉和经验。有些企业为适应总承包制,申领了土建或钢结构承包资质,也是一条路子,但除少数实力强的企业外,多数很难短时间见效。一时不具备实力和条件,只能做普通分包的企业,只有加强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来提质增效。总之,要在总承包制模式下赢得先机,重在做精做强自己的专业,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竞争之基。专业强则人求你,专业弱则你求人。套用文艺界的观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应产业优化提升之变,抢抓转型先机。以普通产能为主体的装饰行业,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会窗口”,抢抓传统产业结构转型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否则将失去参与未来竞争的资格。一是抓信息化与工程建设和企业管理深度融合的先机,二是抓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先机,三是抓人的现代化与建造方式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先机。江苏装饰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较早推进信息化建设,昨天已召开第八次信息化大会,为全省装饰行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程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奠定了比较厚实的基础。我们完全有可能率先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全面嵌入到企业管理、工程建造和工厂加工全过程并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提升业发展能级和发展空间前瞻把握产业优化提升与企业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突出矛盾,加快推进人才发展制创新,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优势,提高人才支撑能力。

三、主动求变,开创新局

识变、应变,目的是在变局中主动破自己的旧局,开启发展的新局。融入时代前进浪潮,紧跟国家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模式、发展动力的现代化转变,实现发展品质与效益的更大提升,率先打造装饰工程“中国建造”升级版。

转变发展模式,在专精特新强发展上开新局。我省近万家有资质装饰企业面临产业优化升级新一轮“洗牌”,主要出路有三条。第一种出路是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若干个金螳螂式的行业“航母”,积聚一批过硬的“航母集群”。第二种出路是走“专精特新强”道路。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尽快转变发展模式,练就“一招鲜吃遍天”的功夫。第三种出路是沿产业链延伸和拓展,一业为主,多元发展。沿着这样的方向发展,既能从源头上解决普通产能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又有利于改善行业结构,大、中、小企业各有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三条出路中,“专、精、特、新、强”的模式是核心,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有的可能在专业领域异军突起,专而大,专而强。装饰企业靠专业立足,其中又有许多细分专业,如果没有特长,就不仅是中小企业,即使规模再大的企业,也难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一些老大企业的衰败,多少与此有关。我们不少领军企业做得很好,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自己的专长,被市场和行业认可。如金螳螂在豪华酒店、地标建筑、宗教建筑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环亚在医院净化和系统服务等方面独领风骚,就是极好的例证。还有的企业如金鸿、环达、苏鑫等,在多元发展中围绕主业和市场需求,投资特色部品制造业,取得成功。所以无论你目前的日子过得有多滋润,都要居安思危,及早找准自己在未来市场的定位,探索前行,久久为功,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转变发展动力,在产业现代化转型上开新局。向现代化要效益求发展,顺应产业革命的大趋势,推进建筑业新型工业化,推进建筑智能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产业现代化进程,转变装饰业发展动力,继续打破普通产能同质化竞争的行业发展瓶颈。国务院、住建部及省的建筑业现代化指导文件,规定未来发展的第一个10年,时间节点都是2025年,距现在仅3年多时间,转瞬即至。而我们大部分企业现代化基础薄弱,更显得十分紧迫。我们的突破口,仍然是持续推进生产力水平的现代化提升和建造方式的现代化转变。这“两个现代化”的推进,事关装饰行业前途命运,丝毫不能懈怠,今年务必取得更大的成效。着力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新成效。信息化发展水平高的骨干企业,对照住建部两个《指导意见》中对企业信息化的新要求,向智能建造、体系建设、产业链协同等高端发展。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的企业,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逐步向体系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一般的企业,应尽快建立企业管理和工程建设急需的分项系统。特别是BIM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普及,力求全行业信息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更高。二是在装配式建造方面的探索实践有新成效。力求装配式装饰工程在科研上有新进展,实践上有新亮点,有一批水平较高的示范项目。三是在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与施工装备的应用上进一步拓展,推进工艺流程数字化和建筑机器人应用。四是在现有加工厂产能转换和产品结构调整上有新成效。在产能上推广机器人生产线,在产品结构上向智能化、装配式建筑需求方向转变,加快融入设计、生产、施工、技术服务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转变发展品质,在质量效益和品牌建设上开新局。这里主要强调两点,一是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二是有效防控风险,通过这两个方面实现稳发展、增效益。要继续叫响“铸造中国装饰质量的江苏品牌”的口号,并落实到企业管理和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总体上看,这几年狠抓质量建设成果明显,全省装饰行业的工程质量水平列全国前茅,获奖数量全国最多。但从中国装饰奖和省“扬子杯”奖申报项目专家检查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我们继续在会场设了曝光台,供大家自我对照,举一反三加以整改。大家可以看看,其中的许多问题与前几年曝光的问题雷同,而且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问题,省装协近三年每年提出要重点消灭的涉及强条、影响安全的质量通病,在有的企业的项目上仍顽固存在,还有的挂靠项目,中标企业管控不力,现场问题一大堆,说明这些企业的负责人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终身责任的观念不强。工程质量的好差,反映的是企业品质的高下,不重工程质量,只抠表面成本,或收点挂靠费,一旦质量安全出问题,就会得不偿失。今年仍要继续强调三个“更加注重”,作为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一是更加注重标准规范的落地。二是更加注重深化设计和竣工图编制。三是更加注重项目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再加上一条,提高施工技术和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弥补人工红利等自然利好因素消减对质量、安全效益带来的影响。昨天天茂介绍的智慧工地案例,就是向现代化要质量、安全和效益的范例。新形势下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运行中的一些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国家财税等政策变化需要认真学习对接,装饰企业的风险防控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更加谨慎选择项目,切忌饥不择食;更加谨慎选择合作对象,并加强对合作项目的财务、安全和质量管控;更加规范企业财税管理,防止触碰政策法律红线或管理漏洞,出现重大损失;更加注重在市场竞争中依法依规,防止因违法违规行为使企业得不偿失。昨天请苏明分享数字风控的做法,就是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以现代化手段防控风险。这样,我们的质量安全和效益,就建立在更加可靠的基础之上。

牛年已至仲春,时不我待。愿我们发扬拓荒牛精神,不用扬鞭自奋蹄,披荆斩棘向前进,耕耘出全省装饰行业更加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