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信心 转动力 稳发展 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王有党会长在省装协(商会)七届四次会员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22-05-25 15:14:12浏览量:275次

鼓信心 转动力 稳发展

坚定不移做好自己

在省装协(商会)七届四次会员大会上的讲话

王有党

2022524日)

 

我们这次会员大会的任务,是总结2021年的协会工作和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022年行业发展形势,明确发展思路,引领行业在困难增多,挑战上升的严峻形势下,鼓信心、转动力、稳发展,坚定不移做好自己,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全省装饰行业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紧跟全国全省的发展步伐,观大势、迎挑战、抓先机、开新局,成绩可圈可点,发展平稳向好,为十四五顺利开局做出了贡献,为建党100周年献上了礼赞。

我们在党史学习中凝聚精神力量强化使命担当。各会员单位党组织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行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引领全体员工在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下,踔厉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我们在困难和挑战中勇毅前行发展总体向好。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人工和主要建材涨价,部分企业受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以及受新冠病毒疫情制约等不利条件下,识变抓先机,应变开新局,推动行业发展稳中有升。大多数企业产值持续增长,全省装饰行业继续保持了在国内同行业总体领先的地位。

我们在建筑业深化改革中勇迎阵痛抢抓转机。特别是在适应新一轮资质改革和实行建筑工程总承包制方面,进一步积累了经验。加强品牌、业绩、诚信和人才队伍建设,做精做强自己的专业,增强了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

我们在产业调整升级中探索前行加快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成果初显。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现代化提升和以装配式建造为标志的建造方式现代化转变,正探索前行,已经取得突破口效应。科技创新持续加强,一批创新成果被中装协和省装协推介。

我们在质量效益和品牌建设上持续推进成效显现。大力推进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提高,并且有效防控风险,进一步实现了提质、增效、稳发展。省装协要求必须消灭的质量通病明显减少,获中国装饰奖数量仍居各省市同行业首位。获“扬子杯”项目质量有新的提升。在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有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出现重大危机,连带许多建筑和装饰企业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全省大部分装饰企业避免了风险,少数企业受影响较大,但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强,减少了损失。

协会(商会)在服务行业上积极有为引领发展。面对抗疫常态化和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以及建筑业改革与产业现代化趋势,着力强化政治引领、重点工作引领和解决重点问题引领,特别是着力推进数字化和装配式转型、加强家装诚信管理、提升工程质量和防控风险等工作,确保党和政府决策部署在行业落实,保证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引领行业在困难的情况下平稳向好发展。省装协(商会)和秘书处党支部,相继被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和省住建厅行业党委表彰。一些市县装协也受到当地主管部门表彰。

去年的成绩已成过去。新年度,我们仍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困难和挑战。宏观形势怎么看、行业发展怎么办?党和政府的指导原则是“稳字当头”。“稳”,不是稳住不动,而是稳中有进,在稳的基础上,高质量地进。我们江苏装饰行业怎么稳呢?路径千万条,做好自己是头一条。怎么做好自己?概括地说,一要正视困难,坚定稳的信心;二要调整提升,转换稳的动力;三要强基固本,加厚稳的基石。

一、正视困难,坚定稳的信心

气可鼓,不可泄。在宏观经济发展压力加大,世纪疫情冲击持续,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我们唯有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才能沉着应对,稳中求进,赢得新发展。

宏观形势依然严峻,但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全国“两会”都指出,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什么意思?通俗地说,需求收缩就是市场不需要以前那么多东西。供给冲击,就是整个供应链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做出反映,如原材料和部品连环涨价,引起供需双方生产能力和成本变化。预期转弱,就是当前形势下,民众和企业对未来的期望值偏向保守,甚至明显下降。今年以来,俄乌冲突的暴发和持续,西方势力制裁和围堵升级,新冠疫情漫延反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充满不确定性。

建筑业是经济发展周期的晴雨表,处于建筑业末端的装饰行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从需求上看,新建公共建筑在减少、二次装修项目一般510年才会进入翻修周期,房地产新楼盘的建设增幅明显下滑,且“恒大危机”余悸未消,装饰企业与房企合作更加困难。从供给上看,去年以来主材涨价冲击未消,前一段时间燃油又大涨价,直接关联生产和物流成本变化。从预期上看,多重叠加的困难,对建设投资和企业发展的信心与目标产生了干扰。今年前以来,招标信息明显减少,装饰企业普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仅要看到下行之形,更要看到向好之势。在清醒认识宏观环境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去年全国GDP增幅超过6%,总量达110多万亿,今年在高基数上确定递增5.5%,被西方媒体誉为“雄心勃勃”,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奇迹。

建筑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对国民经济影响很大。尽管外部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建筑业仍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一带一路中国建设的核心支撑。据统计资料,4月份建筑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下行5.4个百分点至52.7%,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下滑升3.3个百分点至57%,但仍在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以上,总体上还是增长的。另一个指数,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1%,连续两个月处于高位景气区间,基建稳增长初步见到效果。中央和地方政策都表明,基建仍是下半年托底经济的重中之重,下半年资金端总体充裕、项目端储备也较为充足,为对冲外贸回落风险,基建将持续发力。

我们江苏地处“长三角”热点区域,更是“风景这边独好”。省委归纳为三个“凸显”,两个“没有改变”。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战略叠加优势进一步凸显,实体经济优势进一步凸显,科教人才优势进一步凸显,支撑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改变,经济持续恢复、长期稳定向好的态势总体没有改变。我们的压力很大,但机遇仍然很多。

企业运转依然困难,但政策调整的利好因素增加。在当前形势下,装饰企业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运转会更加艰难。在市场总量不再迅速增长的新常态下,传统业务和赢利模式将受到挑战,原始的利益格局将发生变化。一是僧多粥少的危机加剧。全省有资质装饰企业的数量,20144100家,其中一级企业370家,到2019年,总数增至9296家,一级企业增至920家,今年一月,总数和一级企业数分别增至2万多家和2千多家,都是呈几何级数猛增。这里面还不包括央企和省外进苏企业。锅里的粥在减少,吃粥的和尚却在8年间翻了5倍,再加上众多外来和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二是实行总承包制后,专业企业许多难题尚未根本解决。总承包企业也在组建装饰公司,向专业企业挖人才、抢市场、挤利润。三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企业回款更加困难。加之恒大等大型房企危机,受牵连的装饰企业更要承受从上游企业要不到钱,商票无法承兑,下游企业催材料款,在建房地产工程不能停,银行贷款和民工工资要按期支付等多重压力,可谓雪上加霜。四是主材和部品涨价,运行成本上升。政府虽有补偿指导政策,但许多项目无法兑现。加上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利润空间更加狭窄。五是疫情反复,前四个月招投标项目锐减,在建项目受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制约,困难很多,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困难在增加,政策利好的因素也在增加。2022年中央和省的总基调是稳增长。有利于经济稳增长的政策,正靠前发力,给经济实体的发展带来新的利好,装饰企业也在其中。从中央一系列会议精神中可以看出,今年经济政策将从财税金融、房地产调控、刺激消费、基建投资等方面出台有利于稳增长的政策。今年经济总量实现5.5%的增量,需要增加6万亿元以上名义GDP,这些增量相当一部分要由基础设施建设来贡献,中央还以9.8万亿元转移支付规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8%,为多年来少有。地方增加的财政同样有相当部分用于基建投资。城镇化进程还将持续,乡村振兴正大力推进。最近国家又颁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无论是商品房为主还是保障房为主,房子还是要建的。我们的市场空间依然巨大。同时,中央财政新增支出规模2.5万亿元,主要用来为市场主体减税、退税和降费,有利于改善企业现金流。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也列入推动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措施。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民营企业是自己人,不要因纠正某些企业行为而产生误会,影响发展信心。从建筑业具体政策方面,改善招投标办法,治理工程款拖欠,各项保证金和费、税优惠等系列改革政策加大落实力度。随着疫情影响逐步缓解,市场空间会大量释放出来,将带动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我们要领会和对接好政策,练好运用政策维护利益、促进稳增长的本领。

行业短板依然突出,但改革提升的基础日渐厚实。我们的突出短板是什么?仍然是省装协前几年归纳的“四大危险”(观念滞后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人才缺乏的危险,普通产能过剩的危险);“一个瓶颈”(普通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同质化竞争激烈)。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产生的许多问题和困难的深层次内部原因,是影响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最大的挑战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在于来自自身的挑战。

弥补行业短板,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通过几年来的持续努力,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推进思路并见诸行动,取得了明显成绩,加厚了改革提升的基础。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趋势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按照建筑业改革和产业现代化新要求,在观念转换、人才队伍建设、生产力水平提升、数字化和装配式建造、产品和市场调整,质量品牌建设,走“专精特新强”道路等方面,都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应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扎实的行动,加快改革提升的步伐,增强持续健康发展的实力和后劲。

综上所述,在严峻的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对国家有信心、对行业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

二、调整提升,转换稳的动力

宏观形势愈是波涛汹涌,愈是需要前进的航船动力强劲。装饰产业总体上仍处于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过程中,产业升级的潜力和上升空间很大。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力,努力培育新动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建筑装饰业改革调整的主攻方向和必由之路。

我们的思路、目标和措施早已明确,并在行业形成共识,取得成效。这就是,“三个调整”(调整市场布局、产品结构、生产力要素)、“三个提升”(提升企业品质、产品质量、生产力水平)和“三个突破口”(以观念创新为突破口,推进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等全面创新;以生产力水平现代化提升和建造方式现代化转变为突破口,推进新技术与产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以培育企业专业特长为突破口,推进“专精特新强”的发展模式。)今年仍然要紧抓不放,培育更强的增长动力,升核心竞争力

继续推进观念创新。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首要的是刀刃向内,联系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继续打破不适应新形势、新趋势的传统观念,确立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新观念。比如,在宏观形势压力加大的困难和建筑业深化改革的阵痛面前,是怀旧恋故、怨天尤人,还是顺势求变,做更好的自己?在推进产业现代化和抓质量安全上,是只盯表面成本算小账,还是着眼长远算大账?在传统建造和管理方式还有一定发展空间,而且自己企业一度发展比较快的情况下,是固步自封、小胜即满,还是把握趋势、居安思危、适度超前准备,为赢得未来竞争布好局?在产业链协同方面,是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单打独斗,还是继续破除小生产意识、小老板思维,树立市场经济思维、社会化大生产思维、工业化思维、融合发展思维?如此等等,都亟待我们特别是企业老板和高管层刮起更加强劲的“头脑风暴”,以先进的观念引领发展眼界、胸襟和思路进一步开阔。

继续推进现代化转型。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新旧动力转换的核心。今年推进现代化转型的重点,仍然是着眼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坚持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武装企业,继续在企业管理、工程管理、设计和施工装备等方面普及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力,一方面加快推进以装配式为代表的建造方式现代化转变,培育新动力,扩大突破口效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进一步普及,要加快电脑与人脑的融合,以电脑促人脑,以人脑的现代化转变促进企业现代化转型,推进人才结构、管理机制、经营模式、科技创新、产品结构等全方位重塑,力求以技术进步,弥补人口红利等自然利好因素逐步消减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努力实现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外延增长型向内涵增长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增长的转变。

继续坚持“专精特新强”的发展模式。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选择,对装饰行业发展有极强的针对性,近几年省装协一直在大力提倡。一是因为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变化,建设项目呈下降趋势,而全省装饰企业数已增至2万多家,僧多粥少的现象日渐突出,没有特点就没有竞争力。二是因为装饰行业是传统产业,大多为普通产能,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劳民伤财。三是建筑业实行总承包制,专业不专、专而不精,或创新乏力、实力不强,就会加剧生存危机。总之,我们是专业行业,必须有自己的“金刚钻”,才能更多更好地揽到“瓷器活”。金螳螂之所以被誉为“地标收割机”、环亚之所以在医院项目上大显身手,许多企业面对宏观形势变化举步维艰,他们却能从容应对,活儿干不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多年来坚持培育自己的专业特长,树立了品牌,得到行业和市场高度认可。还有许多企业也在积极探索,选择和练就自己的“一招鲜”,取得初步成效。还是那句话,专业强则人求你,专业弱则你求人。

三、强基固本,加厚稳的基石

    基础不牢,风雨飘摇。我们的“基”和“本”是什么?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做好企业,做强专业,做精产品。也可以一句话,做最好的自己。

做好企业。好企业的标志是什么?管理创新、科技进步、素质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比翼齐飞。做企业是一门大学问,在座的企业家都是行家,经过多年的商海沉浮,多有心得,各有高招。但时空变了,新形势、新趋势带来新要求,必须有新招数。根据行业当前现状,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队伍建设,一个是风险防控。

企业管理,核心是人的管理,以提升现有人员的素质与引进适用人才相结合,改善人力结构,构筑人才高地。企业老板要加快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变,做到眼界、胸襟和思路进一步开阔。继续提升项目经理、设计师、技术工人的能力水平,在提高传统施工能力的基础上,尽快构建能适应现代工具、现代建造方式和现代管理方式的人才结构。宏观环境变了,员工的心态也会随之变化,要根据企业实际,探索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相结合,更充分地调动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职场成就感,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共渡难关、共谋发展。任正非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用好人,分好钱”。我们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已有收获。

市场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增多,要稳发展,就必须更有效防控风险。一是慎选项目,切忌饥不择食。去年许多企业受恒大危机的影响较小,甚至没有影响,所做项目回款也比较好,一条主要经验就是慎选项目,不盲目做规模。有的老板告诉我,他们坚持“三个不做”,价格太低的不做,垫资多的不做,条件不好的不做,所以走得比较稳。有的企业沿产业链拓展的延伸,不盲目跨界,取得良好效益。有专家分析我省几家大型企业遇到危机甚至破产的教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盲目铺摊子,扩规模,导致资金链出问题。二是慎选合作对象。特别是加强对合作项目的管控,防止得小利而招大害。三是慎拥资本市场。前些年全省装饰行业先后有近30家企业在不同板块上市,还有一些企业正准备止市。积极跻身资本市场,运用金融工具来壮大企业资金实力,是可喜的现象。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就会伤及自身。比如,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业绩压力巨大,有时会迫不得已降利跑量,名至而实不归。又如,企业上市的过程也有风险,要力避盲目性,“有的企业死在上市的路上”,教训很多,要量力而行。四是防控法律和财税风险。政策法规随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要及时学习和对接,防止因盲目而违规违法,得不偿失。五是防控生产安全风险,不容丝毫麻痹懈怠。

做强专业。我们是专业企业,要突出一个“专”字。一是要按照“专精特新强”的发展模式,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确定自己在主攻专业方向上的目标定位,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持之以恒做精做强。特别是在总承包企业纷纷成立装饰公司的情况下,只有独门绝技,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二是在做精做强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聚焦数字建造和装配式建造,探索和突破关键技术标准和工艺节点,力求快人一拍,赢得主动。三是材料部品加工,要着眼智能建造和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打破小生产格局,面向行业、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现代化,紧跟建造方式转变,加紧研发产品标准系列和标准化的系列产品,在产业链协同中抢占先机。不少骨干企业推进后场生产转型升级,或投资新厂生产装配式材料部品,取得初步成效,还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做精产品。工程质量是立业立企之本,是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的载体,是企业品质的体现,是市场竞争的根本依据。这些观点已经讲了多年,但因为工程质量是动态的过程,从业人员也不断变化,所以仍然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继续叫响“铸造中国装饰质量的江苏品牌”的口号,并落实到企业管理和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不断促进工程质量提升。我们的质量水平怎么样呢?成绩不小,问题不少。总体上看,我们在获奖数量上稳居全国各省市同行第一,省装协要求消灭的质量通病明显减少,我们抓工程质量的系列办法和效果,也受到会员企业和中装协专家赞誉,江苏装饰质量品牌更加闪亮,我省装饰企业在省内外的社会认可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问题仍不容忽视。去年中国装饰奖和“扬子杯”奖申报项目现场检查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已在“曝光台”展示,大家要认真看,切实改,希望在今年的检查中不要重复出现。从存在的问题看,我们去年强调的“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标准规范的落地,更加注重深化设计和竣工图编制,更加注重项目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仍然要作为今年抓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去年检查中还发现,一些企业的一线人员,对有的标准规范和材料运用,不知其所以然,施工中盲目性较大,导致质量问题发生。所以今年还要强调一条,要更加注重标准规范和材料运用基本原理的学习培训。今年的中国装饰奖现场检查将于6月下旬提前进行,省装协继续实行预申报制,目的是让企业对照检查细则和标准规范搞好自查自纠,特别是相关资料是否完备,省装协要求消灭的质量通病是否防止,及时弥补问题,提高现场检查的通过率。同时通过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程创优的意识和能力,并运用到今后的施工中去,让优秀成为习惯,让优质更加普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让我们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作为奋力前行的座右铭,排除万难,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